2015年,中国中部城市商丘——一个面积与肯塔基州相当的地级市——在制定未来20年的规划时,将自己定位为拥有庞大的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网络的交通枢纽。
截至2020年底,商丘已建成高铁114公里,多条铁路在商丘交汇。到2025年,商丘预计其高速公路网络覆盖率将增加87%。这座没有机场的城市正在同时建设两座机场、三条新高速公路和足够容纳2万辆汽车的额外停车位。
挥金如土的基础设施建设远未结束。2月23日,在庆祝与一家国有投资公司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时,商丘市委书记重申了该市作为物流重地的愿景,这有助于商丘借钱开展更多项目。
那天早上,该市的公交运营商宣布因财政困难被迫停运。该公司表示,在疫情的沉重打击下,商丘市政府没有提供承诺的补贴。于是公司拖欠了几个月的员工工资,甚至没钱为电动公交车充电。公告在发布几小时后成为全国头条新闻,商丘市政府进行了干预,该公司删除了公告。
像商丘这样的地方眼下在中国比比皆是。作为执政的共产党今年全力推动经济增长的一部分,本已因大规模基础设施借贷而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正在承担更多债务。他们正在建设更多的公路、铁路和工业园区,然而这些经济活动的回报越来越微薄。城市苦于为新项目筹集资金以及为旧项目支付利息,正在削减公共服务和福利。

商丘是中国20多个因地方政府未能提供必要的运营资金而导致公交停运或陷入困境的城镇之一。武汉等城市削减了医保。还有一些城市削减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与北京接壤的河北省许多地方政府未能在冬季支付天然气取暖补贴,导致居民在创纪录的寒潮中受冻。
近三十年来,全世界都羡慕中国的地方政府。它们似乎拥有无限的资源来兴建机场、道路和工业园区,其中许多是通过出售土地筹集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