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婚率走低是“天价彩礼”的错吗?

随着公众观念的转变,该传统已经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抵制。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国人中,尤其是在城市里,许多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父权制的遗留,即将女性视为财产,出售给另一个家庭。在农村地区,这种习俗往往更为普遍,然而它在贫穷的农民中也不受欢迎,因为他们必须积攒数年的收入,或者借债才能结婚。

即便如此,政府的宣传活动还是遭到了批评,称其强化了对女性的性别偏见。中国媒体在论及结婚费用上涨的问题时经常称追求高额彩礼的女性贪财。

戴家埔的活动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后,大量评论人士质疑,为什么解决问题的负担落在了女性身上。一些评论人士敦促官员们为男性召开类似的会议,教他们如何在婚姻中成为更平等的伴侣。

在中国,“就像大多数关于婚姻的国家政策一样,女性是中心目标,”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研究中国农村的人类学教授贡萨洛·桑托斯说。“这是一种家长式的呼吁,要求女性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履行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像戴家埔这样以女性为目标的官方活动回避了一个事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自己造成的。在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40年里,父母往往更想要儿子,导致性别比例失衡,加剧了对妻子的争夺。

这种不平衡在农村地区最为明显,那里的男性比女性多1900万。许多农村女性更愿意嫁给城市男性,以获得城市户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住房和医疗保健。

去年在北京故宫附近拍摄婚纱照的新人。
去年在北京故宫附近拍摄婚纱照的新人。 Wang Zha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农村地区较贫穷的男性必须支付更多的结婚费用,因为女性的家庭希望他们能够为女儿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而此举可能会让男性家庭陷入更深的贫困。

“这让许多家庭破裂,”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同钰莹说。“父母花光了所有的钱,甚至破产,就为了给儿子找个老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