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避税港:中国空壳公司的新天堂

“在99%的问题上,我和斯科特完全不一致,”范·霍伦说。他说,但是,两人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有共同的兴趣。当我告诉他有关中国越来越多地使用避税港这一新发现时,他说,“这使得我们更有必要紧急行动起来。”

斯科特说,他关注的不仅是消费者保护,还包括避免通过投资中国公司为中国政府提供财政支持。“一切都在不断累积,”他说。“气球、维吾尔人、香港、台湾。四年前,我说任何人都不应该购买中国制造的任何产品。现在当我这么说的时候,人们会鼓掌。”

除了马吉奥里,该最新论文的作者还有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克莱顿、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安东尼奥·科波拉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阿曼达·多斯桑托斯和杰西·施雷格。(它们也是全球资本配置项目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由马吉奥里和施雷格领导的研究实验室。)

正如他们在论文中解释的那样,当你使用可变利益实体结构购买阿里巴巴、腾讯或百度等公司的股票时,你并不拥有运营中的中国公司的股份。你拥有的是空壳公司的股份。即使空壳公司也不拥有运营公司的股份。相反,这家空壳公司在中国拥有一家被称为外商独资企业(WFOE)的子公司。外商独资企业与运营公司及其所有者签订了合同。这些合同使外商独资企业有权分享公司的利润,并在其运营中拥有发言权。外商独资企业可以将股息转移到避税港的空壳公司,后者将股息转移到纽约、伦敦和其他地方的投资者手中(尽管大多数公司不支付股息)。

这种鲁布·戈德堡式安排(指用复杂的办法做简单小事。——译注)的好处在于,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可变利益实体结构对外国人来说被视为股权,而在中国经营的公司可以向当地监管机构报告,称它们完全由中国居民拥有。

风险在于,这样做有点聪明过头了。目前,中国政府似乎容忍可变利益实体,因为中国企业需要到海外融资。但如果中国政府不承认外国股东是真正的所有者,到了紧要关头,它可能不会尊重他们的利益。作者指出,去年10月,当见知教育利用可变利益实体在纳斯达克上市时,见知警告称,中国政府可能会发现“这些合同安排不符合对相关行业外资直接投资的限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