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方评估其并不构成超出中方现有可行技术手段的重大收集风险,”美国空军在南卡罗莱纳州海岸击落气球的两天后,格伦·范赫克上将周一对记者表示。第二个飞行物于周五在阿拉斯加附近被击落。
高空气球的成本可能比造价上千万美元的小型立方体卫星群略低,但考虑到气球的显眼和脆弱,这种低成本究竟划算与否就是另一回事了。
上世纪90年代初,陆军少校库尔特·赖廷格在海军研究院研究监视气球时,曾建议军方仅在美军驻地附近执行短期任务时使用它们。他总结称,只要超过三天,气球往往就会严重偏离航线。
大国不愿部署间谍气球的理由显而易见。但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没那么明确了。在无人机和卫星主导的时代,一个富强如中国的国家为何要放间谍气球飞过美国上空?中国的策划者必然明白,美军开火击落气球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对任何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者来说,重要的是得记住,威权政府保持权力必须要靠两件事:在国外展示力量,同时还要将这种力量投射到国内。
威权政府需要外部敌人才能将自己塑造成国家的保护者。但将外部威胁具像化的军事挑衅同样是对国内人民的暗中警示:听话点,否则我们的武器就会对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