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的导弹不够了,”一名用户评论道,他指的是击落了中国气球的美国战斗机。
“他们说,‘哦,你们觉得受到一个气象气球的威胁,这有点可悲,表明你们多么害怕一个崛起的中国,’”棵小曼说。
但中国政府严格监管国内的互联网,尤其是在涉及热门话题或政治时。政府也在努力引导有关气球事件的舆论。
周二,在微博上检索“流浪气球”标签已不再有结果,得到的只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话题页未予显示”。另一个关于在拉丁美洲上空漂浮的第二个中国气球的话题标签,在周一短暂登上微博热搜榜首后,也受到了审查。
网上相对较少的是对美中关系可能受到的损害的认真分析,或者对政府否认间谍活动的说法公开质疑的声音。(的确有评论者对气球是否真的是民用飞行器表示怀疑,但表达方式很委婉,很可能为了逃避审查。)
那些的确对此事进行政治分析的人主要是指责美国,将注意力集中在美国的国内政治如何给拜登总统施压、要求他对中国表现出强硬态度上。官方出版物除了刊登外交部声明外,几乎没有发表任何跟进评论,中共小报《环球时报》是为数不多的例外,该报引用中国学者的话说,为了遏制中国崛起,争取在未来谈判中占据优势,美国正在“炒作”气球事件。

尽管如此,一些更气势汹汹的帖子已经消失了。《环球时报》在发表上述文章的前一天,其网站上出现过一个不同版本的文章,更激烈地指责美国政府试图制造新冷战、操纵本国人民。该文章已不复存在。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仍想修复与美国的关系,所以现在不是动员全中国的互联网谴责美国的时候,”伯克利大学的萧强谈到中国当局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