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台湾政府发布了一份在许多达悟族看来早该发布的报告,承认其在几十年前未能就核废料场的建设问题征求岛民的意见。报告发表后,当局同意向达悟族支付新台币逾25亿元的赔偿金,并每三年额外支付2.2亿元。
最狂热的反核活动人士对赔偿金嗤之以鼻,称它们是一种“糖果般”的镇静剂,平息了当地人的愤怒并削弱了运动。其他人则不那么在意。


“这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严重,”45岁的斯·南·萨莫南说,她是一名达悟族女子,过去七年一直在核废料储存场担任导游。
台电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仍在“努力”寻找永久性储存地点,但它一直在努力解决拟定废料场地点的居民阻力。
由于看不到解决方案,近年来的反核运动失去了动力。尽管岛上的酒吧和餐馆里仍然到处都是“无核!”口号的海报和贴纸,但许多年轻的达悟族表示,这项运动耗费了长辈们大量时间和精力,他们对此没有兴趣。
对他们来说,现今的重点是旅游业,吸引乘坐渡轮或小型螺旋桨飞机来到岛上的成群结队的台湾年轻人,他们踩着租来的滑板车四处游荡。一些年轻的达悟族表示,他们更愿意关注真正可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在岛上捡垃圾和向外人宣传达悟族文化。
“‘反核’现在已经是陈词滥调了,”34岁的斯·亚博索迦南躺在他海边酒吧的露台上说,夕阳西下,微风拂面。“弘扬达悟族文化比老调重弹要重要得多”


但对于兰屿的老一辈活动人士来说,清除核废料场仍然是一项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
“游客来了,玩得开心,然后就走了,”50岁的斯南·吉平雅说,他是兰屿“反核酒吧”的老板,这是一家路边小棚屋,供应烈性的、色彩鲜艳的鸡尾酒,名字诸如“核废料滚出兰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