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抗议后,中国释放调整“清零”政策信号

出于公共卫生和政治原因,解除中国严格的新冠措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的老年人接种率偏低,无法抵御大规模疫情,而且中国的卫生基础设施在相当程度上还不发达,尤其是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上个月,当局宣布了限制封锁范围的规定,并放宽了对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但由于随后暴发了一波疫情,许多地方政府恢复了严格的封锁,加剧了抗议者的不满情绪。

也许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把他的“清零”政策作为中国全球优势的一个例子,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有数十万人死于病毒。彻底放弃这一政策将破坏习近平作为毛泽东以来中国最强大领导人的无懈可击形象。

然而,在一个不同意见被审查和监视所窒息的国家,几天前似乎还无法想象的抗议活动凸显了无限期维持这一政策的风险。对新冠措施的不满会迅速发酵,演化为对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共广泛介入日常生活、管控社会的不满。

198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在胡耀邦的画像前,胡耀邦是一位倾向于自由主义的中国领导人,他的去世引发了当年的民主示威。
198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在胡耀邦的画像前,胡耀邦是一位倾向于自由主义的中国领导人,他的去世引发了当年的民主示威。 Mark Avery/Associated Press

鉴于中国的言论空间不断缩小,当局也将密切关注,以确保抗议者不会利用江泽民之死重获声势。1989年,倾向于自由主义的中国领导人胡耀邦去世,在天安门广场引发了由学生主导的民主示威。

到目前为止,江泽民的去世还没有激起这样的呼声。一位要求只透露自己姓叶的抗议者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对江泽民看法各异,特别是那些有能力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的人。”这位抗议者说,人们对江泽民之所以有兴趣,主要是将他作为批评习近平的衬托。

周三,在抗议者的群聊和中国社交媒体上,一些人回忆江泽民是开放、外向型的中国的化身。也有人指出,他对挑战共产党权威的人毫不留情,比如他对法轮功精神运动的镇压。

周三,江泽民的照片,摄于北京一个空无一人的购物中心。
周三,江泽民的照片,摄于北京一个空无一人的购物中心。 Andy Wong/Associated Press

对于中国的官员和官方媒体来说,这位前领导人的去世为修复中共以及习近平的形象提供了机会,习近平是江泽民选定的继任者。官方的讣告对这位前领导人给予了高度赞扬,中国的主要网站也变成了黑白色,这是重要人物去世后常见的纪念做法。

香港大学中国政治学副教授朱江南在接受采访时写道,中共想“把江泽民的去世和对他的大规模哀悼以及他对国家的贡献作为加强民众对党的信仰的一种方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