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意识到,我们不能挑选顾客,”他说。在主要经济体中,日本此前一直保持极为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仅次于中国。自2021年开始,只有不到80万外国游客踏入该国。当其他国家开始欢迎游客入境,人数接近大流行前的高点时,日本只允许小部分游客进入。该国在今年春天放宽了对商务出行和留学的限制,但直到9月,政府仍然只允许愿意跟复杂的繁文缛节打交道的跟团游游客入境。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首相岸田文雄上周表示,日本将在10月进一步放松边境管制,取消每日入境人数上限,允许游客自由行。(然而,即使在正常旅行恢复后,除非北京放宽其严格的新冠“清零”政策,中国游客也不太可能大量回归,他们占2019年日本入境客流的30%以上。)


随着旅游业慢慢复苏,和世界上其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一样,京都正在努力解决一个问题——如何既不影响这座古都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又能接纳如潮的游客?
在没有明确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京都政府将赌注押在改变观点上:在提倡“款待”(omotenashi)——日语中一丝不苟的待客之道——多年后,现在它试图更多地关注自身。
“京都不是一个旅游城市,而是一个重视旅游的城市,”市长门川大作最近在市役所接受采访时说。他当时穿着正式的和服,这在他近15年的任期内已经成为一个标志。
人气高涨

京都是几家全球知名公司的所在地,比如任天堂和京瓷,也为日本贡献了最多的诺贝尔科学类奖项得主。但在这次大流行发生之前,这座城市就已经开始依赖大量的游客,他们喧哗吵闹,挤满了京都的街道。
根据政府数据,2013年到访日本的外国游客人数约为1000万,而在大流行开始前,这一数字增长了两倍多。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游客前往京都。在京都就职人口中,每五个人就有一人在旅游业工作。该行业的税收占京都市财政收入的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