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政府发布的会议纪要,习近平在开场白中说:“我们作为中美两个大国的领导人,要起到把舵定向的作用,应该为两国关系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来到巴厘岛参加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之前,两人都在政治上取得了成功:拜登在中期选举中为民主党赢得了好于预期的结果;习近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第三个共产党领导人任期。但是,他们并没有在会议上摆出趾高气昂的架势,就拜登所说的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展开辩论,而是双方似乎都同意,他们的国家利益已因疫情、气候变化、乌克兰战争和经济危机而变得脆弱。
“我绝对相信,不需要再来一场冷战,”拜登说。
两人似乎都急于淡化华盛顿和北京正在走向对抗的看法,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声称对这个自治岛屿拥有主权。台湾是北京军事和外交施压行动的焦点,引发了台湾可能遭到入侵的担忧。但拜登告诉记者,他认为中国对台湾的入侵并非“迫在眉睫”。
尽管双方经过会面仍没有在争议最大的分歧上找到共同点——“我并不是说皆大欢喜,”拜登说——但他们取得了一些共识。其中包括同意重启近几个月来暂停的气候谈判,这可能是避免灾难性全球变暖努力迈出的一步。
两人承诺继续努力,让华盛顿的内阁级官员与北京对应官员更频繁地举行会面。国务卿布林肯计划跟进双方的会晤结果,于明年初访华。

拜登和习近平相识十多年,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7年的达沃斯。他们在G20峰会前热情地打招呼。(经常迟到的拜登和习近平一样提前到达。)当面带笑容的拜登大步走向习近平时,在重要会面中通常表情严肃的习近平露出了笑容。
“由于他们稳固的个人关系,直接听取另一位领导人的意见让人感到安心,”前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说,他在拜登担任副总统时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曾陪同拜登与习近平数次会面。尽管如此,他说,“没有理由认为任何一方会放松各自的优先事项,或者开始顺从对方所谓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