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专业的藏族教授,他数十年来一直游历中国西部,鼓励那里的藏族行政人员、教师和家庭以他们自己的母语和文化继续教书育人。他的努力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随着近年来学校几乎全都改上汉语课程,他的工作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挫折。
“语言不仅仅是语法,”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它承载了我们的文化。”
习近平大大加快了向少数民族灌输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步伐,对新疆最为无孔不入,但对藏族和蒙古族也是如此。

习近平政府一直在提拔支持这种观点的官员。今年,潘岳被任命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20年,该委员会一直由少数民族官员领导。但潘岳及其前任都是汉族,而潘岳也非常乐于接受根植于古代的共同身份观念。
现年55岁的藏族教育家嘉洛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他的努力,当时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较为宽松,藏区学校经常以自己的本土语言给孩子上课。
嘉洛说,他希望藏族孩子可以先学地方语言——藏语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方言组成的大家庭——然后再去掌握标准语言的写与说。

在习近平治下,留给地方语言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学校愈发严格地要求学生基本只接受中文教育。嘉洛表示,自2016年以来,越来越多年仅四五岁的藏族儿童被送往寄宿学校,以加速接受中文浸淫。当孩子们在周末返回家中,他看到了这样做的效果。
“感觉就像他们成了自己家中的陌生人、客人,”嘉洛说。“他们不参与谈话,也与父母没有肢体接触。”
在云南省一所大学的教学合同被终止后,嘉洛于2020年底离开了中国。他说,担心藏族身份和教育行动主义会让自己遭受越来越多的政治怀疑。如今,他在加拿大这个他曾经的求学之地发起运动,希望能结束中国对藏族儿童上寄宿学校的强制。
“有一段时间,我们还得到了用自己的方法做事的一点空间,”他说。“现在我们可以谈论西藏的学校教育,但已经不能说还存在藏族教育了。”
祭祀黄帝
本月,在浙江省东部的一处郁郁葱葱的狭窄山谷里,数百名官员及其宾客汇聚一堂,参加了一场祭祀黄帝的典礼。
号角和鼓声奏响。军人们为这位汉人的祖先、神话中的神祇帝王献上花篮。数十名穿着飘逸长袍的表演者载歌载舞。一条巨龙被放飞到空中。
“伟哉吾祖,为五千年华夏人文开基立业,”当地的市长吴舜泽叹道。他还有写给习近平的献词。
这样的民族塑造奇观浮夸又牵强地复刻了古代仪式,在中国各地的规模都愈发宏大、复杂和引人注目。
习近平的民族运动还旨在建立占中国总人口91%的汉族的团结。官员们将由国家管理的民族主义——即有组织、照本宣科、程度可控——视为一种工具,用来引导公众情绪,并在面对(尤其是来自美国及其盟友)日益增长的敌意时保持统一战线。
这是习近平意欲将台湾并入中国的驱动力。在黄帝祭祀大典上,吴舜泽承诺与台湾的统一“势不可挡”。

“按照这样的观点,何为中国的,将由党来定夺,”新西兰的汉学家白杰明(Geremie R. Barmé)表示。
药企员工杨晨在中国中部的郑州附近帮助组织了一年一度的黄帝祭祀典礼,他希望更多台湾人能参加这样的仪式。
“认可自己是中国人,这个还是挺好的,先从文化上先找一个共同的认可的东西,”他说,随后他开始犹豫这些象征符号能否赢得台湾的认同。“但是也不一定哈,前一段时间不是还发生了佩洛西去(台湾)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