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圳——中国深圳即将封城的迹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座城市几天来一直都有新冠病毒新增病例。几乎去任何地方都需要每天的核酸检测结果。个别建筑物已经被封锁。
所以,当一名酒店员工在早上7点刚过时将我叫醒,解释说我们四天不准出门时,我最初的迷茫很快变成了无奈。
发生这种事是必然。我住在中国。

但这些政策实施了这么久,而且几乎没有放松的迹象,以至于应对起来即使没到习以为常的程度,也至少给人例行公事的感觉。我知道我家附近哪个核酸检测点出结果最快,我还知道哪家超市在你进店时不检查你是否扫了场所码。
扰动变得日常;曾经难以想象的事情成为现实。疫情给世界各地强加新的日常习惯,但中国的极端做法使这一过程更加令人不安。

至少检测点足够多,这是因为政府下令要求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而且这些检测点老远就能看见。通常排着队,在午休时间或下班后,队伍可能有一个街区那么长。许多检测点还有自制的背景音:扩音器里循环播放着预先录制的语音,命令人们间隔一米。


想避开没完没了的核酸检测是有可能的——只要不去任何地方。在广州一片以小型纺织厂为主的地区,一名工人告诉我,他不知道城市对跨区出行的核酸检测要求。反正他和朋友们很少离开这里,他们睡在工厂附近的宿舍里,休息日则在附近的柠檬茶店闲坐。他说,工厂老板本该在招聘时查看最新的核酸结果,但很少有人这样做。
限制措施的经济影响更难以忽视。他曾数次困于封锁,导致数周无法工作。毕竟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因为买衣服的人越来越少。最近,他待在柠檬茶店的时间越来越多。
到处都是经济衰退的迹象。出租车司机会主动感叹车流有多稀疏。在我北京办公室附近的美食广场,许多摊位都已关门,在幸存的店铺中,食客只能在阴森晦暗的环境中用餐。

新冠清零的代价不仅限于失业。当我在深圳住的酒店被封,工作人员说我们必须自付续住的费用。
我设法提前逃离了封锁。随着下午慢慢过去,我和一起出行的同事发现有人从员工出口溜出去。经过反复纠缠,接待人员同意我们可以离开,只要有地方愿意接收我们,因为我们的行程包含了封控区。不到20分钟,我们就在去火车站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