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避免“小行星撞地球”的毁灭性结局吗?

在美国宇航局和各国会拨款机构发起的一系列计划中,都能看到对行星防御的日益关注。薇拉·鲁宾天文台就是其中一个项目,这是位于智利的一台由美国资助的新望远镜,将系统扫描夜空,寻找具备潜在破坏性的无数颗小行星。另一个项目是近地天体勘测者,这是美国宇航局正在研发的一种天基望远镜,能够发现许多危险小行星,包括很难从地球上发现的一些。

如果这些小行星中的任何一颗被确认处于与地球相撞的轨道上,DART任务证明使它们偏离轨道是可能实现的。

对于执行这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负责运营的项目的工程师来说,发生在东部时间晚7点14分的撞击标志着他们工作的结束。这一航天器的最后四个小时都是自主运行状态,并成功锁定了“双卫一”。

更难得的是,在撞击前一个多小时,DART的摄像头首次拍到了“双卫一”的样子。“双卫一”环绕“双生星”这颗体积更大的小行星,在此之前,它始终隐藏于“双生星”的光芒之中。捕捉到其存在后,DART的导航系统就将方向对准了这颗更小的行星。

直到撞击前五分钟,一旦出现问题,任务控制人员还可以进行干预。但他们并不需要做出任何调整。

在那最后五分钟里,就像所有观看一连串“双卫一”照片的人一样,控制室人员也成了观众。然后,任务就结束了。初步分析表明,航天器在距离目标中心约15米的地方成功撞击。

“我当然感到如释重负,”任务系统工程师埃琳娜·亚当斯说。“能完成这么了不起的事真是太棒了。我们对任务的结束都无比兴奋。”

2021年11月,DART任务于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进行了发射。
2021年11月,DART任务于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进行了发射。 Bill Ingalls/NASA

对于小行星科学家来说,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按照设计,撞击发生在小行星距离地球相对较近的时候。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