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何坚信他会赢

他的计划由三部分组成,某种程度上就像俄罗斯套娃。每环都与另一环相互契合,构成一个宏伟规划,以乌克兰为中心,但又远超出乌克兰本身。这听起来或许很荒诞,但它确实揭示了普京是多么脱离现实——这还是客气的说法。但对于在对抗和默许之间摇摆不定的西方来说,要继续评估自身在保护乌克兰免受俄罗斯侵略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就得了解普京的全盘目标。

最微不足道、最实用且最可能实现的目标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领土野心。因为在战争最初几天未能进一步深入乌克兰领土,俄罗斯迅速调整野心,放弃了占领基辅的想法。眼下更为现实的目标似乎是控制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克林姆林宫相信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俄军占领卢甘斯克地区的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该判断),以及进入克里米亚的陆路通道。

关于这个对克里姆林宫来说地缘政治意义最小的目标,普京似乎认为时间是站在自己一边的。这不难理解。西方的军事支援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美国也表明不会冒险越过任何会让普京动怒的红线。他此前诉诸核武器的威胁似乎得到了重视:西方不会直接干预,对乌克兰的帮助也不会达到可能导致俄罗斯军事失败的地步。现在,不管有多少相反的说法,西方的普遍看法都是,乌克兰无法夺回被俄军占领的地区。克里姆林宫似乎认为,西方迟早会彻底放弃这一念想。届时,乌克兰东部实际上就会置于俄罗斯的控制之下。

接下来的目标可能就是迫使乌克兰投降。这与已被占领的领土无关,而是关乎乌克兰剩余领土的未来——这具有更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在现实层面上,投降意味着乌克兰要接受俄罗斯的要求,它们可以被概括为乌克兰的“去乌克兰化”和“俄罗斯化”。这包括将支持民族英雄的行为定为犯罪,重新命名街道,重写历史书,并保证讲俄语的人口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简而言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剥夺乌克兰建设自己国家的权利。政府将被取代,精英阶层将被清洗,与西方的合作将被取消。

当然,第二个目标听起来像是空想。但在普京看来,这似乎也是必然发生的结局,尽管它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实现。克里姆林宫预计,在一到两年内,乌克兰将被战争耗尽,无法正常运转,士气严重受挫,投降的条件将会成熟。克林姆林宫的计划似乎是,等到那时,乌克兰精英阶层将会分裂,而要求结束战争的反对力量将联合起来,推翻泽连斯基政权。俄罗斯没有必要武力夺取乌克兰;这个国家将会自行倒塌。普京显然认为,没有什么能阻止这样的结果。
在普京的这场战争中,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对此存在许多讨论:是阻止北约扩张到俄罗斯的家门口,抑或扩大俄罗斯领土并吞并至少部分乌克兰的帝国野心。但这两个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随着乌克兰滑向北约,顿巴斯的冲突陷入僵局,普京对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执着。他看到,他认为历史上属于俄罗斯的土地正在被俄罗斯最大的敌人所控制。作为应对,俄罗斯并没有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用占领乌克兰领土代替与北约的对抗,而是在与北约的对抗中,将乌克兰领土一并视为目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