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重获新生的“热狗巴士”,寻一段香港青春记忆

于1989年参与创立香港巴士迷会的前交通记者陈自瑜说,对痴迷巴士的人来说,巴士的魅力在于记住日常细节,比如巴士路线和时刻表、规格和型号。

“每次乘坐巴士都是一种乐趣,”他说。“你会期待在车上将遇到怎样的趣事。”

许多发烧友收集巴士的微缩模型,或者可以遥控行驶的模型。也有人喜欢拍摄巴士的首次亮相或退休。2012年5月8日,仅剩的几辆“热狗巴士”完成最后一轮班次,大批欢呼的车迷举着智能手机和摄像机向它们挥手告别。
有时候,他们会将巴士开到海港前的码头停上几个小时,邀请其他爱好者上车。
有时候,他们会将巴士开到海港前的码头停上几个小时,邀请其他爱好者上车。 Louise Delmott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但汤煦风和高伟峰无法挥别自己的激情。

“没有多少人会用实物来保留记忆,而不是拍视频或者照片,”32岁的高伟峰说。“我们的记忆是可以开动的。”

他从小就看着父亲开卡车和小巴,熟练地驾驶着大型车辆穿街过巷。在逼仄的公屋里长大的他凭记忆就能画出数百辆巴士,幻想自己能够住在里面。拥有了一辆巴士,他的一个童年梦想实现了。

2016年,在这两名同事认识之前,汤煦风和另一名同事以约7700美元的价格从一个车辆修理厂购买了一辆已经停用的巴士。一年后,汤煦风的朋友卖掉了他在这辆车中持有的股份,于是汤煦风让高伟峰和另一位飞行员朋友成为该巴士的共同所有者。

高伟峰(左)和汤煦风用他们的积蓄修理了这辆巴士。
高伟峰(左)和汤煦风用他们的积蓄修理了这辆巴士。 Louise Delmott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他们原本打算聘请经验丰富的机械师,对巴士进行翻新,但随着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他们的职业变得不确定起来。这两名飞行员表示,由于香港采取严格的旅行限制措施,航班大幅减少,他们与航司签订的合同将他们的工资和各种津贴几乎减半。(这辆巴士的另一位所有人已经移民离开香港。)

由于空闲时间多了起来,两位飞行员决定自己动手修车。汤煦风说,“是行动起来还是任其烂掉,我们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