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悉尼——四年来,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进入螺旋式下降,面对后者日益增长的实力,前者成为了有力的制衡力量,如今两国开始探索修补关系的可能性。
自从澳大利亚的新一届中间偏左政府上个月上台以来,两国领导人已发出信号,表示希望缓解近年来的紧张关系。在技术、贸易壁垒、澳大利亚指控中国非法影响澳洲国内政治以及两国军事计划等问题上,两国的争端有时会爆发为尖刻的批评。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上周五表示,澳大利亚领导人换届是“改善双边关系的一个可能机会”。
“中国和澳大利亚完全有理由成为朋友和伙伴,而不是对手,”肖千在悉尼科技大学的一场演讲中说。他的演讲多次被打断,抗议者要求中国结束对西藏、新疆和香港的镇压。“这个人应该被唾弃,”一名抗议者喊道。

肖千后来说:“两国的气氛都需要改善,这是事实。”
通过演讲、在报纸发文以及私下会晤,肖千做出了中国政府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友好表示。中国总理李克强曾在澳大利亚新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内塞在今年5月的选举中获胜后,向他发出贺电,并呼吁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两国的国防部长本月在新加坡的一个安全论坛上举行了会晤,结束了自2020年初以来两国部长级对话的冻结局面。
阿尔巴内塞表示,他希望恢复与中国的高层对话,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他也表示,中国政府必须解除对澳大利亚的贸易制裁,才能改善两国关系。他还表明了他将坚持前几届保守派政府对中国普遍采取的更强硬立场。阿尔巴内塞最近提到与中国的关系时说,“已经有了一些改善,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拜登政府和亚洲各国政府可能会密切关注中澳恢复友好关系的具体迹象。澳大利亚前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加强了堪培拉与华盛顿的关系,并称自己为对抗中国做出了表率。去年,莫里森与美英签署了一项国防技术协议,将为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
阿尔巴内塞和他的部长们已表示,他们将保留该协议,并继续就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军事建设和军事活动向其施压。他们说,他们将维护澳大利亚派海军舰艇在南中国海航行的权利。中国宣称对南中国海的许多岛屿拥有主权,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对这些岛屿提出了主权要求。
自今年5月以来,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已访问了四个太平洋岛国,表示澳大利亚应该是他们“选择的伙伴”,言外之意是他们不应该选择中国。

“最终,为稳定双边关系,中国需要做出准备,容忍澳大利亚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其中国相关政策的连续性,”曾任澳大利亚外交政策官员、现为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理查德·莫德说。
但澳大利亚的领导人说,尽管如此,仍有可能改善两国关系的基调。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与他的中国同行会晤后表示,“这只是第一步。”
“双方很可能都将谨慎行事,”莫德在电子邮件中评论道。“即使是不那么敌对的关系,也将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并受制于任何根本性的分歧和争端。”

几乎没有观察人士指望两国关系会恢复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2014年访问澳大利亚时的那样,那年,习近平与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托尼·阿博特宣布达成自由贸易协议。
那时,中国对澳大利亚资源(尤其是铁矿石和煤炭,以及葡萄酒、小麦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鼓舞了对两国关系的乐观看法。中国官员和媒体似乎充满信心地认为,澳大利亚对中国经济上的依赖会防止两国关系向紧张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