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尔顿的干预主义观点与纯粹的自由放任经济学格格不入。“按照华盛顿贸易机构的意见,贸易是双赢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创始人兼总裁罗伯特·阿特金森在中心开幕前接受采访时说。“对某些行业来说可能是这样。然而,说到先进部门时,并不是双赢。而是有输有赢。”
换言之,销售先进产品的国家赢过了必须购买这些产品的国家,因为生产商可以保留所有重要的技术知识。
考虑到这些问题,我研究了汉密尔顿中心在开业前与我分享的一份全球科技生产数据表格。我做了三个图表来强调一些有趣的发现,分享如下。
第一个图表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中美在七个高科技领域的产出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大致相当:药物;医药、化工和植物制品;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从发动机到办公设备);机动车辆设备;其他运输设备(主要是航空航天);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这些数据主要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并且只有到2018年的数据。

第二张图让美国的情况看起来更糟。它显示,美国经济在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这一领域的份额有所增加,但在其他六个领域的份额总和中却有所下降。阿特金森说:“我们太执迷于大型科技公司了,这掩盖了其他方面非常明显的弱点。”


科技密集度与繁荣之间几乎不存在一对一的关联。例如,印度的区位商高于平均水平,而香港则远低于平均水平。按照这个指数的构建方式,一家拍出大片的电影公司会降低该国的区位商,因为它会增加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而降低科技行业的相对贡献。
我在电子邮件中问阿特金森,为什么他认为对于美国来说,区位商多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据点。他写道:“弱点使美国很容易受到经济侵略,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侵略。”他还说,印度的数值很高,是因为“它在IT和制药领域的能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体量,这是美国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们的增长是以美国为代价的”。他写道,香港数值较低,是因为它的主要优势是金融。“所以,没错,香港一直很繁荣,但现在有人会说它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