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封控催生“移民热”

夏先生最初曾打算在中国与马耳他之间两头跑,以便继续经营生意,但现在他不愿在封控措施放松前回国。因为他的护照将在一年内到期,离开对他来说似乎很急迫,他担心国内官员会拒绝换发护照,但希望中国驻马耳他领馆的官员可能会更愿意。

据总部设在上海的官方英文新闻媒体Sixth Tone报道,为了规避移民管理官员对签发非工作、非学习护照的限制,一些中国人购买了假的外国工作邀请或学校录取通知书。

中国转向关闭的做法让一些年轻人对自己未来的事业产生了怀疑,33岁的珍妮·赵说道,她经营着一家为大学生提供辅导的慈善机构。

“学生都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中国不断变化的情况?’”赵女士说,她曾在法国生活和工作了10年。“‘我们的机会比你们少了吗?’”她告诉学生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国内的机会上,而不是海外。

对有些中国年轻人来说,机会正在减少的感觉只会增强他们出国的决心。

在问答网站知乎上,一篇要求解释网络用语“润学”的帖子颇受欢迎,阅读量已超过750万次。程序员喜欢去的在线平台GitHub上有一个专门的论坛,提供有关去哪些国家读什么学科申请最容易的建议。
有些人在评论中谈及想离开的原因时,提到了被封控的无聊。也有人指出了经济问题,比如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则明显带有政治色彩。
上周一,北京的一处台阶拉上了警戒线,以防止人们聚集。
上周一,北京的一处台阶拉上了警戒线,以防止人们聚集。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GitHub论坛上一篇题为《我究竟为什么要润,而不是留下来》的文章写道:“伟大领袖的僭主体系是必须不断正确”,指的是中国政府拒绝改变其新冠清零政策。“这个地方的人们就像圈养的猴子。”

尽管如此,就连最热衷离开的人也承认,出国之路还是很狭窄。他们警告,西方国家的签证申请成功率很低,学费很贵。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