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当代法西斯国家

这不是乌克兰第一次成为法西斯战争的目标。征服乌克兰是希特勒1941年战争的主要目的。希特勒认为,当时统治乌克兰的苏联是个犹太国家,他打算用自己的统治来取代苏联的统治,把乌克兰肥沃的农田据为己有。苏联会没有饭吃,而德国会成为帝国。希特勒认为这会很容易,因为在他看来,苏联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乌克兰人是被殖民者。

这与普京发动的战争有着惊人的相似。克里姆林宫将乌克兰定义为一个人造国家,其犹太总统证明了该国不可能是真的。克里姆林宫认为,消灭了乌克兰的少数精英之后,混乱动摇的大众会欣然接受俄罗斯的统治。如今是俄罗斯拒绝将乌克兰的粮食提供给世界,让南方世界面临饥荒威胁。

对于将今日的俄罗斯视为法西斯国家,许多人感到犹豫,因为斯大林的苏联将自己定义为反法西斯国家。但这种用法当时就无助于定义什么是法西斯主义,在今天则比制造混淆还要糟糕。在美国、英国和其他盟国的帮助下,苏联在1945年打败了纳粹德国及其盟国。但苏联对法西斯主义的反对并非始终如一。

在希特勒1933年上台之前,苏联只是把法西斯分子当作资本主义敌人的又一种形式。欧洲各国的共产党把所有其他政党都当作敌人对待。这一原则实际上促成了希特勒的崛起:尽管德国的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在数量上超过了纳粹分子,但两者不可能合作。希特勒上台之后,斯大林调整了政策,要求欧洲各国的共产党形成联盟,阻止法西斯分子。

但这个政策没有持续多久。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结成了事实上的盟友,两国一起入侵了波兰。纳粹的演讲被苏联媒体转载,纳粹官员则钦佩苏联大规模流放的效率。但今天的俄罗斯人不提这个事实,因为该国已经立法将这种记忆定为犯罪。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普京有关俄罗斯的无辜和失去伟大这一历史迷思的要素——只有俄罗斯才能既是受害者又是胜利者。斯大林通过与希特勒结盟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可能,这一基本事实必须成为不能说也不能想的。

斯大林对法西斯主义的灵活变通是了解当今俄罗斯的关键。斯大林时代起初对法西斯主义漠不关心,后来认为它是坏的,再后来认为它是好的——直到希特勒背叛斯大林、德国入侵苏联后,它又成了坏的。从来都没有人给法西斯主义下过定义。它就像个大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扔。苏联走过场的审判将共产主义者当作法西斯分子清洗。冷战期间,美国人和英国人都成了法西斯分子。“反法西斯”并没有阻止斯大林在他的最后一轮清洗中将犹太人作为目标,也没有阻止他的继任者们把以色列与纳粹德国相提并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