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暴力碾碎的美国梦:在纽约街头遇袭惨死的华人女性

高战新在高一就辍学了。他参加了高考,但没有考上。马桂英读完了初中。

他们结婚时22岁。第二年,在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下,他们生下了儿子高扬(音)。

高战新在钢铁厂工作时,马桂英和儿子住在一起。周末的时候,他们都帮助农民清除玉米地上的杂草,每天的收入不到六元人民币。晚餐时,马桂英总说她不饿,让高扬多吃点肉。

幼儿园开学时,高扬就带着一瓶汽水去上学,比其他家长给孩子带的苹果和橘子便宜。一家人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如果房东觉得房子不够住了,他们就得搬家。最终,马桂英也去了高战新的钢铁厂工作。

“我们的生活就是工作,”高战新回忆。“没有时间干别的。”

高扬长大后,他们用自己的一些积蓄为他举办了一场婚礼,还帮他开了一家便利店。

儿子在3月抵达肯尼迪国际机场,高战新紧紧拥抱他。
儿子在3月抵达肯尼迪国际机场,高战新紧紧拥抱他。

到2017年的时候,高扬已经有了两辆出租车,能够让孩子们过上还不错的生活。当父母提出他们要出国的计划时,他感到困惑,并劝他们再考虑考虑。但两人想给他们八岁的孙子和15岁的孙女更好的生活,两个孩子在学校都很优秀,有可能成为家里第一代大学生。

开车送他们去机场时,高扬央求父亲照顾好母亲。她最近切除了一个肾脏上的肿瘤。高战新保证他们会注意安全。

在妻子躺在家以外的床上的几个月里,高战新经常想到那段对话。为了在那些不眠之夜里淹没自己的负罪感,他一直开着电视,换台看各种中国电视剧。如果电视剧里出现医疗场景,他会哭。

他的吸烟量增加到每天一包,他变得憔悴,主要吃蛋炒饭,这是他会做的少数几道菜之一。不在医院的时候,工作可以让他的大脑闲不下来,也能为回家的机票存钱。他设想自己照顾坐在轮椅上的妻子。

但2月22日晚上,高战新正准备睡觉时接到了电话。马桂英的心率过快。医生要他马上过来。高战新匆忙赶到地铁站,坐上了15分钟就能到达她身边的列车。

列车行驶了两站后,他的电话再次响起。

他青梅竹马的妻子,他的美国寻梦伙伴,已经离开人世。

高战新和马桂英一起住在一个简朴的公寓里。
高战新和马桂英一起住在一个简朴的公寓里。
在袭击发生的那天,马桂英早上离开家时还没有戴上假牙。几个月后,假牙仍然在浴室的洗手台上。
在袭击发生的那天,马桂英早上离开家时还没有戴上假牙。几个月后,假牙仍然在浴室的洗手台上。

尽我们的微薄之力

33岁的以利索尔·佩雷斯在马桂英遇袭当天在现场被捕。

一名目击者告诉警方,马桂英正在扫地,佩雷斯和她发生了争执。然后,法庭文件显示,佩雷斯捡起一块石头打在她的头上,导致她昏迷不醒,瘫倒在地。

视频监控显示,马桂英在地上再次被同一物体击中。

佩雷斯之前曾多次被捕,包括抢劫、公开猥亵和袭击。

在马桂英的案件中,佩雷斯被指控袭击和非法持有武器,但不涉及仇恨罪,这通常需要明确的证据,例如种族诽谤。在马桂英死亡后,皇后区地方检察官办公室正在审查这些指控;佩雷斯的律师拒绝就本文置评。

高战新并不关心能不能定一个明确的罪名,他只希望妻子的袭击者能够得到充分惩罚。在他的祖国,他的身份认同是华人,而不是亚裔,也没有过多考虑种族问题。

“他们是彼此的初恋。”这对夫妇的房东和朋友谢益宏制作的蒙太奇照片,展示了高战新和马桂英年轻时的样子。
“他们是彼此的初恋。”这对夫妇的房东和朋友谢益宏制作的蒙太奇照片,展示了高战新和马桂英年轻时的样子。

不过,在这里让他非常惊讶的是,亚裔美国人可以感受到与他的连结,以及一个社区可以如此努力地为一个人争取支持,即使他无力回报。

有一位艺术家为马桂英画了一幅肖像,帮助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她的不幸。一个非盈利组织捐赠了iPad和线上治疗课程。佛教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康复建议。律师们为GoFundMe上募集的资金建立信托,并安排神经科医生看诊。人们举办守夜活动,纪念活动,发来慰问信息。

这对夫妇的房东谢宜宏(音)在GoFundMe上用中文和英文发布了关于马桂英的最新情况。这个网站上筹集了超过2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亚裔人士。

“看到这件事发生在像我妈妈那样的人身上,让我感到心碎,”一位捐赠者写道。

47岁的谢宜宏担任了高战新的代言人,陪同他前往医院和出席大陪审团程序,翻译当局的电话。当他不在时,由其他志愿者代替。

3月的葬礼上,高扬哭倒在母亲的棺木前。
3月的葬礼上,高扬哭倒在母亲的棺木前。

“作为第二代亚裔美国人,这是尽我们的微薄之力,”28岁的法拉盛居民富尔顿·侯(音)说,他有时会为高战新翻译。“我们不希望这些攻击被忽视,让这些生命白白逝去。”

议员孟昭文在医院为高战新呼吁,她说医院同意免除他繁重的账单。高战新的儿子希望见母亲最后一面,但签证最初被拒绝,孟昭文与众议员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出面干预了此事。

3月的葬礼上,39岁的高扬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他在母亲的灵柩前弯下腰,跪倒在地,大声痛哭。他说,他来了,来接她回家。

他们将爱留下

袭击发生后,高战新过着节俭的生活以存钱回国。
袭击发生后,高战新过着节俭的生活以存钱回国。
上个月,高扬等待母亲的葬礼开始。
上个月,高扬等待母亲的葬礼开始。

高战新将于本月启程回中国,带着他的儿子和一个本应有善终的女人的骨灰。

他对来到这里深深感到后悔。

但这里并不全是黑暗。

在纽约,这对夫妇单独相处时,发现他们对彼此的爱放大了。

在周末,他们形影不离,每件小事和家务都一起完成。高战新会坚持和马桂英一起包饺子,不想让她一个人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他们会并排站在厨房里,他擀皮,她则在每个面皮中包入猪肉白菜馅。

他们努力地想近距离地看看梦想中的纽约市。一个朋友花了一个夏天的时间陪他们去时报广场、中央公园以及第五大道的教堂。马桂英惊叹于眼前的场景,不禁感叹为什么她没有出生在这里,为什么早年生活的风景不是这样。

高战新和马桂英留在这里的印记也有光芒。受到语言和生活方式的限制,他们的世界可能很小,但他们努力让生活丰富多彩。

高扬抱着母亲的照片。他和他的父亲打算把她的骨灰带回中国。
高扬抱着母亲的照片。他和他的父亲打算把她的骨灰带回中国。

房东谢宜宏很快就对这对夫妇产生了好感。他自己的母亲死于癌症,而在马桂英身上,他看到了一个母亲的影子,她会看望他并给他食物。高战新值得信赖且为人可靠,是一个他愿意每天一起共事、分享人生故事的人。

“他们俩都很正直善良,”谢宜宏说。“这样的人不多。”

马桂英还会给她的朋友玛丽·张带来食物,并留下来打扫她的房子。马桂英刚到皇后区时,两人就成了朋友,他们都来自辽宁。66岁的玛丽·张行走不便,所以马桂英尝试定期来她家帮助做家务。放学后,马桂英也很愿意照看玛丽·张的孙女。她总是拒绝为此收钱。

“她告诉我,‘别担心,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就像姐妹一样,’”玛丽·张用普通话说。“我在美国已经25年了,我从未有过像她这样的朋友。”

正是这种服务他人的热情,促使她在去年秋天那个致命的早晨清扫人行道,也许是这种热情为她种下了祸根。

或者,也许正是这种特质使她卓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留在人们心中的不仅仅是一场暴力死亡。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