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冠清零”乱局:专制将伤害每一个人

在被封锁了近两周后,餐馆老板戴欣(音)的食物已不够她一家四口吃了。现在她只好把姜切得像纸一样薄,把蔬菜做成泡菜,以免变质,而且一家人每天只吃两顿饭,而不是三顿。

就连富裕阶层的人也面临食品供应短缺的问题。一家大型零售商的负责人上周告诉我,她收到了许多家住上海的首席执行官们发来的请求。但这名负责人说,由于封控规定,她也帮不上什么忙。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政治敏感性,她要求不具名。

王力雄是政治寓言《黄祸》的作者,这部末日小说以核冬天后的大饥荒告终。王力雄认为,在中国的威权体制下,像上海这样的人为危机不可避免。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政府近年来打压了公民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之后,这种风险已经加大。

去年冬天,他搬进了一位朋友在上海的空置公寓后,囤积了足以维持几个月生活的大米、面条、罐头和威士忌,以防万一。

但在这个房价估值近2000万人民币的豪华公寓小区里,许多居民都没有在封控开始时做准备。他看到,一个月前还穿着名牌西装匆匆忙忙的邻居们,现在硬着头皮进到小区郁郁葱葱的花园里挖竹笋吃。

对许多上海居民来说,最可怕的噩梦是病毒检测结果变阳,被送进集中隔离设施。有些设施的条件非常糟糕,以至于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将其称为“难民营”、“集中营”。

许多人分享了集中隔离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和建议。带上耳塞和眼罩,因为集中隔离的地方往往是会议中心那种大空间,白天夜里都亮着灯;带上大量的一次性内衣,因为那里没有淋浴设施;带上大量的卫生纸。有些隔离设施的准备差到让人们不得不抢食物、水和被褥的程度。

北京的一个新冠病毒检测点,摄于本周。随着全国各地的确诊病例增长,北京的超市里挤满了购物者,有些网上超市平台的库存已告罄。
北京的一个新冠病毒检测点,摄于本周。随着全国各地的确诊病例增长,北京的超市里挤满了购物者,有些网上超市平台的库存已告罄。 Tingshu Wang/Reuters

许多有关上海的绝望帖子已导致中国其他地方的民众在上周末掀起了一波囤积浪潮。北京的超市里到处都是人,有些网上超市平台的库存已告罄。

越来越多的人质疑这种严酷且代价高昂的政策是否必要。周二,上海卫生部门通报说,自3月1日以来,全市累计已有20多万例确诊病例,其中重症九例,无死亡病例。官员们没有回应有关一家老年护理医院发生多人感染和死亡的报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