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政府看来大致不会改变做法。副总理孙春兰到上海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官员“不犹豫不动摇”,集中精力将感染病例清零。公共卫生专家警告,中国还没有做好与新冠病毒共存的准备,截至今年3月底,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的只略微过半。此外,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已将中国遏制疫情的成功作为自己治理模式优越性的证明;坚持这一方针今年尤其重要,预计他将在今年获得史无前例的第三个总书记任期。
贡献国内生产总值4%的上海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引擎,当局对上海进行封控,重新引发了人们对该做法代价的质疑,尤其是在高度传染性、症状相对较轻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情况下。多伦多大学政治学家王惠玲(Lynette Ong)说,如果连上海都能封控,人民可能会担心政府严格控制疫情的做法没有止境。

“上海被封控的事实表明,我们已非常接近红线,接近‘清零’政策可容忍的限度,”王惠玲说。“上海是个拥有2500万人口的大城市,对上海进行封控的挑战性极大,已非常接近人们的心理极限。”
在疫情的大部分时间里,上海曾为中国的防控策略提供过另一种不同的想象。其他地方哪怕发现个别病例都会马上采取大范围封控措施,但上海却只对几栋建筑进行隔离。曾帮助指导上海市应对新冠策略的传染病专家张文宏医生因提倡更为克制的做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崇拜者。民族主义官方小报《环球时报》曾称赞过上海的“精准防控”。
即使在上月的确诊病例数升至创纪录新高后,官员们一度仍坚持认为,由于上海的经济重要性,不能封城。
但确诊病例继续攀升,中央政府可能变得紧张起来,西顿霍尔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黄严忠说。
“他们担心,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会威胁到社会和经济稳定,”黄严忠说。“也可能会扰乱领导层在未来几个月的交接。”

但这些更严厉防控措施的推出引发了混乱,让这座拥有全国最好医疗设施的城市震惊。至少已有两名患者在哮喘发作后,被医护人员以新冠防控为由拒绝救治,导致死亡。慢性疾病患者的手术被无限期推迟,有些患者无法取药,迫使他们绝望地上网寻求帮助。老年人护理机构正在承受着疫情的压力。
上海人对自己城市的新冠应对曾经有过的自豪现已变成了沮丧和愤怒。据一段网上流传的视频,一个小区的居委会曾想通过组织居民唱爱国歌曲来鼓舞士气,却受到了居民的集体咒骂。当局证实了他们正在将感染病毒的儿童与未感染病毒的父母分开后,一份请求让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的确诊儿童在家隔离的请愿书在发布后的三小时内就得到了逾2.4万个签名,该请愿书后被删除。本周,上海郊区宝山的居民敲打着锅和炒勺大喊,“我们要食物!我们可不想饿死。”